镜泊湖,《汉书·地理志》称湄沱河,唐高宗永徽二年称阿卜湖(又称阿卜隆湖),后改为呼尔海金,唐玄宗开元元年(公元713年),称忽汗海,辽时称扑莺水,明志始称镜泊湖,清代称毕尔腾湖,意为平亮如镜。今通称镜泊湖。
镜泊湖海拔350米,由西南至东北走向,蜿蜒曲折,外形略似腾空的龙,全湖分北湖、中湖、南湖、上湖四个区域。
全长45公里,东西最宽6公里,最深为70米(鹿苑岛一带),平均水深40米,湖面面积为80平方公里。风景名胜区、自然保护区规划总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。
镜泊湖,《汉书·地理志》称湄沱河,唐高宗永徽二年称阿卜湖(又称阿卜隆湖),后改为呼尔海金,唐玄宗开元元年(公元713年),称忽汗海,辽时称扑莺水,明志始称镜泊湖,清代称毕尔腾湖,意为平亮如镜。今通称镜泊湖。
镜泊湖海拔350米,由西南至东北走向,蜿蜒曲折,外形略似腾空的龙,全湖分北湖、中湖、南湖、上湖四个区域。
全长45公里,东西最宽6公里,最深为70米(鹿苑岛一带),平均水深40米,湖面面积为80平方公里。风景名胜区、自然保护区规划总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。